
在我們的團隊里,在我們的身邊,有這樣一群人:他們與公交車為伴、與各種維修工具為伍,常年扎根于修理車間,這就是在公交大家庭里面堅守在幕后的維修技工。
90后維修工 一天可為10臺車‘治療’
90后的蒲禮煉,帥氣陽光、神采飛逸、笑容滿面。時尚的打扮,你想不到他竟然是一名公交車維修技工。初次見面,他并不害羞,大方地介紹著自己的工作,如數家珍,他說:“2013年進入公交大家庭,在二級維護作業中主要負責后橋部份,簡單地說就是負責公交車后輪的所有機械設備,現在參與小修工作一天最多可為10余臺公交車診斷并治療。因為從小喜歡汽車,讀書也就學習的汽修專業。”說這段話的時候,他始終洋溢著自豪的笑容。
工作枯燥 卻有著不一樣的自豪
“每天面對的都是硬邦邦、油乎乎的機械零件,夏天的時候可能更惱火,甚至在地面溫度超過40℃的高溫下為車‘驗傷’,在別人看來會比較枯燥,但只有干了這行才能從中體驗到一種無法替代的成就感”。他覺得當自己修好一輛車,讓它安全上路載客是自己最自豪的事情。而正是由于他們這份工作的特殊性,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也付出了更多……
修車既是體力活也是技術活
幾年的工作經驗,他收獲頗多。比如,公交車的制動維修是重體力維修項目,在制動維修過程中制動摩擦片尤為重要,在裝配前必須將上面附著的油清理干凈,不然車輛就會制動不靈。他說,修車既是技術活,也是體力活。一天一名修理技工小修的車輛多的時候達到10余臺,且必須要當天維修驗收合格,確保公交車輛參與營運,提高車輛利用率,這沒有充沛的體力是堅持不下來的。他說道:“公交車為乘客服務,我們為公交車服務,作為一名團員,在保證維修安全,讓乘客坐上放心車,雖然累點、臟點,但我們的付出很有價值,也是助力于企業生存發展。” (特約通訊員 鄧梅 攝影報道) |